夫妻患有糖尿病如何備孕?

多吃不動讓糖媽媽數量猛增

夫妻患有糖尿病如何備孕?

每年我國有2000萬孕婦,按照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約為6%~7%計算,這意味着,每年至少有120萬糖媽媽。

為何糖媽媽越來越多了?除少數妊娠合併糖尿病的準媽媽(準媽媽孕前就患有糖尿病)以外,隨着高齡產婦的增多以及孕期營養過剩、運動缺乏現象的日益嚴重,患妊娠期糖尿病的準媽媽越來越多。

原本,女人懷孕期間體內激素分泌水平發生變化,糖代謝能力就相對減弱,如果能量攝入過多、好吃甜食而又不運動,就可能導致大量糖分無法代謝,造成血糖升高、糖耐量異常。

然而,不管是妊娠合併糖尿病還是妊娠期糖尿病,會增加患高血壓、受各種感染的風險,重症時還可能出現酮症酸中毒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同時,還容易導致流產、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畸形兒、巨大兒等,還可能造成高膽紅素血癥、低血糖、呼吸窘迫綜合徵等多種新生兒併發症。另外,孩子成年以後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比其他人大。

怎樣才能把妊娠合併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降至最低呢?馮志海建議:原來就患有糖尿病的妻子或丈夫,在準備懷孕前要重新評估身體健康狀況、調整用藥。

如果女方患有糖尿病,除了要把血糖控制到正常範圍,還要排除高血壓等糖尿病併發症,這些疾病在懷孕後很容易加重,所以孕前要控制妥當。

此外,還要調整用藥。首先,在醫生指導下,提前1~3個月把口服降糖藥(可導致胎兒畸形)換成胰島素(不通過胎盤,不用擔心藥物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其次,停用降血脂的他汀類藥物,停用利尿劑、β-阻滯劑類降血壓藥物,這些藥物可能導致胎兒流產、畸形。

如果男方患有糖尿病,問題就簡單許多,他們只需將血糖控制達標即可,尚未有研究表明男方口服降糖藥會對胎兒有影響。

如果孕前沒查出糖尿病,準媽媽們在懷孕後仍要警惕妊娠期糖尿病發生。尤其存在糖尿病家族史、30歲以上的高齡孕婦、肥胖、高血壓、不良孕產史等因素者,患妊娠糖尿病的風險更大,孕期要少吃高糖、高脂、高鹽食物,適當運動。

等妊娠24~28周時,每個孕媽媽還要做一次糖篩檢查,特別是易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羣最好更早一點檢查。一旦糖篩異常,必須做糖耐量檢查來確診是否患了糖尿病。

三管齊下保母子平安

患了妊娠期糖尿病的準媽媽怎樣保證母子平安?

首先可嘗試飲食和運動控制,約80%的妊娠期糖尿病準媽媽能比較好地控制住血糖。胡曉華説,通常,每人每天主食攝入量控制在250~350克;蛋白質供給量比孕前增加,每日100克左右;多吃粗糧及含膳食纖維高的蔬菜,比如芹菜、小白菜、油菜、菠菜等,有助於降低過高的餐後血糖;水果選在兩餐之間吃,一次100~200克即可。不要吃含糖量較高的水果,如荔枝、桂圓、香蕉等,宜選擇含糖量較低的水果,如蘋果、梨、草莓等。此外,還要注意少食多餐,每日5~6餐。

每個準媽媽的情況不同,最好能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個人體重、身高、妊娠月份等情況,制定一個個性化食譜

至於運動控制,則以不導致胎兒宮內呼吸窘迫、發育遲緩,不引起宮縮、準媽媽心率正常為準,每天到空氣清新的遊園散步30分鐘~1小時,對她們再合適不過了。

如果運動、飲食調整3~5天,血糖仍然控制不佳,就要考慮胰島素治療。孫良閣説,在使用胰島素期間,準媽媽每天都要測4次血糖,分別在三餐後和睡覺前。糖媽媽的血糖控制標準要比正常人更嚴格一些(具體標準請諮詢專業醫生),如果血糖高於穩定值,就要及時就醫,調整胰島素用量。分娩前,必須根據血糖水平的變化,適時增減胰島素用量。有一部分患者會持續高血糖或糖耐量降低,產後仍要密切監測血糖,必要時使用胰島素治療。

糖媽媽是順產還是剖宮產

糖媽媽除了控制好血糖,還要避免感染等問題,以免發生早產等危險。

糖媽媽的免疫力不如健康孕婦,更容易感染,所以要多喝水、勤換內褲、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陰。一旦出現外陰瘙癢、白帶增多等不適,要及早查白帶常規,有選擇地使用陰道栓劑。

羊水過多,也是糖媽媽要警惕的。除了多卧牀休息,必要時可在妊娠中晚期時抽羊水治療,減少羊水量,以免自己呼吸不適,甚至引起胎兒宮內缺氧和早產。

此外,糖媽媽還要在整個孕期聽取醫生建議,密切檢測胎兒的發育情況。◆妊娠中期(12~28周),每兩週B超檢查胎兒生長髮育情況,監測孕婦的腎功能及糖化血紅蛋白含量,檢查眼底,以及早排查孕婦是否有高血壓等併發症發生。

妊娠晚期(32周後),每週檢查一次,注意孕婦血壓、水腫、尿蛋白情況,注意胎兒發育成熟度、胎盤功能監測等,及時發現胎兒是否存在宮內缺氧等情況。臨近分娩(34~36周),提前住院,密切觀察孕婦、胎兒情況。如果孕婦血糖控制良好,又無併發症發生,胎盤功能良好,胎兒大小正常,就可考慮到妊娠足月時自然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