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和首相的區別:解開一個説不清理不直的關係

日本天皇和首相的區別:解開一個説不清理不直的關係

天皇在日本是一個特殊的存在。為什麼説他“特殊”?是因為他一直處於有權和沒權之間。譬如説,誰被選上了內閣總理大臣(首相),那得跑到皇宮接受天皇的正式任命(日文叫“認證”),不然的話,你這一個首相還不算數,雖然你是國會議員民主投票選定的。在新首相選出之後於皇宮舉行的任命儀式上,天皇會交給新首相一份自己親筆署名的任命書,同時會説一句:“任命你為總理大臣”。

日本天皇和首相的區別:解開一個説不清理不直的關係

過後,天皇對首相還會説一句客氣話:“責任很重,你會辛苦”。除首相之外,最高裁判所長官(最高法院院長)、最高檢察院檢察長、內閣大臣、副大臣,駐外大使的就任也需得到天皇的任命。如果首相要宣佈解散國會實行大選,也必須先跑到皇宮向天皇報告,徵得天皇的同意後方可行事。

另外,內閣會議的紀要必須在當天送天皇圈閲。首相出國訪問回來,出了機場就必須先跑到皇宮向天皇做回國報告,日文叫“記賬”。其實天皇並不出來接見,首相卻必須在皇宮簽上“我回來了”的字句。福田就任首相時,在皇宮接受天皇的任命。

如此看來,日本天皇擁有極大的權力。但自從美國佔領軍當年剝奪了昭和天皇的國家管理權之後,天皇其實在日本只是一個象徵。哪怕是他畫押簽字,都只是一種手續而已,天皇從來都不表示反對意見,因為他不能干預國家行政。

所以,如果説天皇是國家元首,他也確實是。但是,他卻又沒有國家元首的實際權力,即使對政府的執政有意見,甚至在政局處於混亂狀態時,他也不能像泰國國王那樣發號司令治理國家,所以,乾着急的時候很多,其實心中苦得很。

天皇一家兩個皇子生了四個孩子,這是2008年元旦的全家福有趣的是,天皇想去國外、日本地方城市訪問,或要邀請那一個國家的元首來訪,自己卻做不了主,必須經過內閣的同意。如果內閣認為目前這一個時候天皇不適合出訪,或今年不適宜邀請某一個國家元首來訪的話,就可以拒絕天皇的要求。也就是説,天皇的行動受到內閣的限制。所以,到底是天皇大,還是首相大,在日本永遠是一個説不清理不直的關係。“天皇是天皇,首相是首相”日本人總喜歡做這樣模稜兩可的曖昧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