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中國大城市排名,中國大城市排行榜

十大中國大城市排名,中國是個非常非常快的國家,特別是東南沿海城市的兇猛發展,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來源,根據城市GDP總量得的如下中國十大城市排名,那麼發展至今日,中國的十大大城市有哪些呢?

十大中國大城市排名,中國大城市排行榜

十大中國大城市排名:上海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國的經濟、交通、科技、工業、金融、貿易、會展和航運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地處長江入海口,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

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上海別稱申。四、五世紀的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滬”,故上海簡稱滬。唐天寶年間始有縣制。宋代始有“上海”之名。元朝始設上海縣,標誌着上海建城之始。

上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藴和眾多歷史古蹟。江南吳越文化與西方傳入的工業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1843年後上海成為對外開放的商埠並迅速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今日的上海已經成功舉辦了2010年世界博覽會、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等大型國際活動。

上海市總面積6340平方公里,轄16個市轄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2015年,上海GDP居中國城市第一位,亞洲城市第二位,僅次於日本東京。上海亦是全球著名的的金融中心,世界上人口規模和麪積最大的都會區之一,以上海為中心城市的長三角城市羣已成為全球6大世界級城市羣之一。

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個良好的濱江濱海國際性港口。上海也是中國大陸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所在地。

十大中國大城市排名二:北京

北京,簡稱“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辦公所在地,中國中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北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蹟。

早在七十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羣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為薊、燕等諸侯國的都城。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先後成為遼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國都。1949年10月1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2015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70.5萬人,比2014年末增加18.9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822.6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為37.9%。2015年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968.6億元,比2014年增長6.9%。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佈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權。北京由此成為全球首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即將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

十大中國大城市排名三:廣州

廣州,簡稱“穗”,古稱任囂城、楚庭、番禺[1] ,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廣州位於廣東省中南部,東江、西江、北江交匯處,珠江三角洲北部,瀕臨中國南海,是中國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兩千多年來一直都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嶺南文化分支廣府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之一。廣州是國務院定位的國際大都市,國家三大綜合性門户城市之一,與北京、上海並稱“北上廣”。

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明清兩代,廣州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上最重要的港口, 有“千年商都”之稱。加上外國人士眾多,也被稱為“第三世界首都”。

十大中國大城市排名四:深圳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廣東省省轄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地處廣東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岸,與香港一水之隔,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與香港相連,北部與東莞、惠州接壤。

深圳是國務院定位的全國性經濟中心和國際化城市,與北京、上海、廣州並稱“北上廣深”。全市下轄福田區、龍崗區、羅湖區、寶安區、南山區、鹽田區、龍華區、坪山區8個行政區,總面積1996.85平方公里。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已發展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同時享有“設計之都”、“鋼琴之城”、“創客之城”等美譽。

深圳市域邊界設有中國最多的出入境口岸。深圳也是重要的邊境口岸城市,皇崗口岸實施24小時通關。2016年6月14日,中國科學院對外發布的《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顯示,深圳宜居指數在中國40個城市中排名第九。

十大中國大城市排名五:天津

天津,簡稱津,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天津位於華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匯流處,東臨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過,海河是天津的母親河。天津濱海新區被譽為“中國經濟第三增長極”。天津是夏季達沃斯論壇常駐舉辦城市。2016年4月25日,《第一財經週刊》發佈了新的中國城市分級排名榜單,這份榜單裏天津被定義為一線城市。

2014年12月12日,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的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獲得國家批准設立。2015年4月21日,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為中國北方第一個自貿區。

十大中國大城市排名六:重慶

重慶,簡稱巴和渝,位於中國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是中央直轄市、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經濟、金融、商貿物流、科技創新和航運中心, 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和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西部開放開發戰略支撐和長江經濟帶西部中心樞紐。

2015年末,重慶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轄38個區縣(自治縣),户籍人口3371.84萬;2015年,該市地區生產總值15719.72億元。境內地形大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中山地佔76%,有“山城”之稱;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温在16——18℃,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有“巴山夜雨”之説;有長江三峽、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等人文景觀。

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3000餘年,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簡稱“渝”;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稱為“雙重喜慶”,故此得名;1929年建市,抗戰時期被定為國民政府陪都和永久陪都;新中國成立初期為西南大區駐地和中央直轄市,後又為四川省轄市、國家計劃單列市,1997年又成為中央直轄市。

重慶是中國老工業基地之一;有千餘家科研機構,67所高校,89萬多科技人才。同時擁有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兩江新區、渝新歐國際鐵路等。

十大中國大城市排名七:蘇州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地處東經119°55′——121°20′,北緯30°47′——32°02′之間。全市地勢低平,平原佔總面積的54.8%,海拔4米左右。丘陵佔總面積的2.7%。

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蘇州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曆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蘇州人多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截至2015年,蘇州轄姑蘇區、相城區、吳中區、虎丘區和吳江區,代管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巿和崑山市 ,全市面積8488.42平方公里。2016年1月,蘇州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為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2016年2月,蘇州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十大中國大城市排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