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必須掌握的社交禮儀有哪些

第一件事:學會“準備好”

孩子必須掌握的社交禮儀有哪些

有一位幼兒園園長説,現在每個家長都想培養“天才”兒童,恨不得從孩子出生開始就教他認字、數數,以為這樣孩子上學後成績就會好。但我們卻忘了,讓孩子學習,首先要把“硬件基礎”——身體和頭腦準備好。這些準備工作沒做好,上學後即使你給孩子找全美最好的老師,他也不可能學得好。

這裏説的準備工作包括兩個部分:第一,身體準備好,能夠保持坐姿正確;第二,頭腦準備好,願意積極參與活動,遇到困難會自己思考或尋求幫助,能夠聽從並且遵守遊戲規則。

我的孩子小D在2歲以後,認知老師便提出了“Give me five”(完成五步驟)的概念,每次小D坐在桌子旁開始玩遊戲之前,我們都會一起檢查這五個方面是否做到位了:

.我的身體坐直了

.我的眼睛在看了

.我的耳朵在聽了

.我的嘴巴不説話了

.我的腦袋在思考了

這五步是“準備工作”的細節化。一開始小D對這些要求很懵懂,有時也不會完全遵守我們的指令。但堅持一段時間以後,她就明白了。比如,有時繪本讀到一半她走神了,我就會用這個提醒她:“你的眼睛在看嗎?”等到她回過神繼續看繪本時,我會再補充一句:“小D的眼睛在看了。”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提醒,卻幫助小D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不能指望放縱六年的孩子,進入國小後一下子就懂得自控,這些好的習慣都是透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養成的。一句“準備好了嗎”的提醒,不僅能讓孩子改變姿勢,更能提醒孩子保持良好的專注力和自控力。

第二件事:學會負責

有不少孩子上學後沒人監督就不寫作業,因為磨蹭上學總是遲到,上課不專心聽講。其根本原因是孩子不懂得對自己負責,因為他所有的起居安排都是父母負責的,吃飯有人追着喂,家務一點兒也不用做,玩具亂扔由家長跟着收拾。從小到大,孩子沒有機會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人,需要為自己負責。

這種思維模式一直伴隨到孩子上學,當年追着餵飯的媽媽,就變成了盯着他寫作業的媽媽。這時,親子關係也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家長越幫忙,孩子越認為“我不做沒關係,反正有人催着我做、幫着我做;即使犯錯也是別人的錯,跟我沒關係”。

因此,在學齡前要讓孩子學會的第二件事,就是讓他學會為自己負責。要做到這一點,最關鍵的是父母要明白自己和孩子的界限在哪裏,能夠做到不越界、不包辦替代,除非孩子主動尋求幫助。

比如,孩子不想吃飯,家長就應該尊重他的選擇。也許你擔心他待會兒會餓,但不讓他體會到餓的感受,他就不懂得到了吃飯時間就應該吃飯。

比如,孩子玩過玩具後扔得到處都是,家長應該告訴他,這是你的玩具,玩好後需要把它們歸位。也許你帶着孩子一起收拾玩具會很慢,但只有這樣,他才能體會到自己是玩具的主人,才能對玩具負責。

再比如,讓孩子參與力所能及的日常家事勞動,並告訴孩子:作為家庭的一員,每個人都有責任付出,而不是一味索取。

這些事看起來都很小,卻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一個對自己負責、對自己行為負責的孩子,今後才能對學習產生自發性。因為他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不是父母的事,也不是老師的事。

第三件事:學會尊重

學齡前孩子需要學會的第三件事,就是尊重。換句話説,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從個人逐步過渡到社會人。

現在的家庭基本都是“4+2+1模式”(即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六個大人寵一個孩子)。很多孩子在家是老大,可以隨意使喚爺爺奶奶做事,而且不説謝謝;見到自己喜歡吃的菜,就端到自己跟前;家裏所有好吃、好玩的都是他的,不開心就發脾氣……孩子的這些表現也許在父母、家人的眼裏並不算什麼,但在別人看來,卻是沒教養、不懂得尊重別人的表現。

孩子上幼兒園和國小,是他們真正開始接觸真實的社會。在那裏,他需要明白:公共場所不能大聲喧譁,玩具需要輪流玩,上洗手間需要排隊等待,要學會説“你好,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這些看似簡單的社交禮儀,卻是孩子融入社會的基礎。

與其等孩子上了幼兒園或國小後才開始教孩子這些社交禮儀,不如從學齡前就有意識地培養他學會尊重,包括尊重他人、尊重動物、尊重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