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浮屍圖片:太空浮屍或能讓外星球誕生生命(圖)

太空浮屍圖片:太空浮屍或能讓外星球誕生生命(圖)

宇航員太空拍攝到浮屍,太空浮屍或能讓外星球誕生生命。那些飛向太空的宇航員無一不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當宇航員在太空發生意外之後,這些屍體會怎麼處理呢!?網傳有宇航員太空拍攝到浮屍,這些浮屍可能是之前在太空遇難的宇航員。還有科學家推測,這些太空浮屍有一絲可能飄向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併為某個適宜居住的星球帶來最初的生命。

太空浮屍圖片:太空浮屍或能讓外星球誕生生命(圖)

宇航員太空拍攝到浮屍

在這裏首先要澄清一下,人體完全暴露在太空之中是不會爆炸的,只會稍稍的膨脹一點,並沒有達到會爆炸的程度。所以説宇航員太空拍攝到浮屍這個事件的可能性還是有的。雖然網上有關於此類的消息,但可惜的是並沒有照片或者視頻為證。

在我國發展航天事業以來,還從未有宇航員在太空遇難的事件,在這裏為強大的祖國鼓鼓掌。所以我國對太空浮屍這一塊的記錄是相當空白的。但是上太空就不可能規避風險,所以對於宇航員在太空中遇難是有着準備的。

太空浮屍圖片:太空浮屍或能讓外星球誕生生命(圖) 第2張

宇航員遇難會被冷凍埋葬

NASA為在太空遇難的宇航員預留了一套方案,這個方案被稱之為冷凍埋葬。實際上就是把屍體凍住,然後再分裂成幾百萬塊碎末。如果在地球上可以用液態氮來冷凍遺體,但是在宇宙中,機器手臂會讓遺體漂浮在艙外密封的大袋子裏,等幾個小時以後屍體被完全凍結了,機器手臂會強烈震動,裏面的遺體會變成碎末,一個100公斤重的宇航員瞬間就會變成不到30公斤,並將這“骨灰”帶回地球。

但也有可能是在宇航員出艙工作室遇難,導致屍體成為太空浮屍,這種情況是沒辦法將屍體帶回了,很可能這具屍體會永久的在太空飄蕩。有科學家推測,太空浮屍有一絲的可能性成為外星球的生命起源。

屍體,或載有屍體的宇宙飛船可能會在太空中飄蕩幾十年、幾百年、幾萬年……直到有一天被某個星球的引力捕獲,並開始向着它墜落下去。如果落到一顆恆星上,那麼無論是屍體,還是宇宙飛船,都會被燒掉。不過,假設它落到了一顆行星上,那麼這位宇航員的屍體是否會像風中的種子那樣,給這個新世界帶來生命?

太空浮屍圖片:太空浮屍或能讓外星球誕生生命(圖) 第3張

你可以想象出,有兩種方式能給新世界帶來生命。一種是宇航員屍體上的微生物還活着,一種是屍體上的有機分子可以提供生命必需的原材料,來引發一場全新的生命誕生過程。宇航員屍體中的微生物是否能最終存活下來?美國微生物學家加里·金認為,答案是很有可能的。他認為,主要有三個因素影響屍體是否能成功把微生物傳遞到另一個行星上:屍體存儲在哪,存儲環境如何,以及飛行了多久。

首先,如果宇航員的屍體直接飄蕩在太空中,那麼微生物基本上就沒有存活的希望了。你可以想象,屍體如果向着某顆行星墜落的話,那麼屍體以及裏面的微生物都會在大氣中燃燒掉。所以,只有屍體存儲在像一艘宇宙飛船那樣的環境裏,微生物才能存活下來。此外,宇宙飛船着陸之後必須有一個缺口,否則,微生物很難從密閉的宇宙飛船中跑到外面去。

其次,你還得考慮屍體的存儲環境。如果宇宙飛船內的温度保持為零度以上的話,那麼這將是極為理想的環境。如果沒有蠕蟲、甲蟲等生物的話,一具屍體可以為無數代的細菌提供數萬年的食物來源。此外,許多微生物在寒冷乾燥的環境下,會進入休眠狀態,並能存活很長的時間。所以即使宇宙飛船內的温度在零度以下,微生物也有可能存活下來。

太空浮屍圖片:太空浮屍或能讓外星球誕生生命(圖) 第4張

最大的影響因素,可能是屍體的飛行時間。如果載着屍體的宇宙飛船的飛行速度與當前大多數航天器一樣的話,那麼從地球出發抵達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就得需要數萬年的時間。漫長的太空旅行,你無法忽視宇宙射線帶來的影響。

在太空中漂浮的時間越長,屍體吸收的宇宙射線就越多。足夠強的宇宙射線會破壞生物的DNA和RNA,使之發生突變。除非這些突變可以及時被修復,否則突變會逐漸累積,那麼生物體存活的概率就很低了。所以説,如果沒有輻射屏蔽措施的話,經過數百萬年後,微生物存活下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現在,我們假設屍體在太空中飄蕩的時間很長了,可能都有數億年了,裏面的微生物都已經死掉了。那麼屍體中的那些無生命的物質,例如氨基酸、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等,會給一個新世界帶來全新的生命誕生過程嗎?事實上,是有可能的,但條件必須十分理想。

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傑克·紹斯塔克認為,腐爛的宇航員屍體釋放的分子,可以引發一個新的生命誕生過程,但所要求的行星環境必須十分適合生命的誕生,並且在這顆行星上,剛好形成生命的某些關鍵生物分子缺失,而屍體正好能提供這種關鍵的生物分子。換句話説,屍體更像火柴,來到這裏引發生命之火。

紹斯塔克還認為,單靠屍體上的物質是很難引發生命誕生的。某些類型的分子,例如組成DNA的三磷酸腺苷,是產生類似地球生命必須的分子。但這類分子很脆弱,屍體在太空中飄蕩的時間過長的話,那麼它們可能早已變質了。所以,類似三磷酸腺苷這種分子,最好就已經存在於這顆行星上。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化學家李·克羅寧還認為,得考慮需要多少具屍體,才能保證在這顆行星上產生足夠的影響。想象一個巨大的海洋行星,如果你只把一具屍體丟進那裏,那麼帶來的化學物質被稀釋後,可能變得微不足道。他認為,最好的情況是,一艘墜毀飛船上載着十幾名死掉的船員,甚至更多屍體,然後落在一個淺水區裏。這樣,當屍體逐漸腐爛後,其化學物質可以聚集在一起,最後才能產生生命。

上面,我們討論了來自地球的宇航員的屍體,是有可能會給外星世界帶來生命的。但反過來一想,地球生命的誕生,説不定就是某個外星宇航員的屍體在大約38億年之前,偶然地墜落到地球上引發的呢——當然,這僅僅是一種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