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百科

親子關係百科,親子關係具有不可替代性、持久性、強迫性、不平等性等特點。良性親子關係的建立有助於子女身心全面的健康成長。一起來看看親子關係百科。

親子關係百科1

親子關係是我們每個人來到世間的第一個人際關係,它對我們每個人的心身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沒有母親或她的代理人的餵養和照料,新生兒便無法生存下去。這就促使嬰兒對母親產生依戀。依戀是人類最初始的也是影響最深遠的一種情感,是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環節,是幾乎一切社會情感發展的基礎。它通常在五六個月至九十個月明顯地表現出來,而在一歲半至兩歲半達到高峯。如果不是孩子大腦或身體發育有缺陷或障礙,不出現依戀的原因便是親子關係出問題,例如,母親或她的代理人並不愛孩子,很少接觸孩子,不愛撫孩子,不跟孩子交流情感等。代理人更換頻繁也使孩子無法產生依戀。從來沒有過依戀感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成為只顧自己而對別人毫無感情的人,也可能成為缺乏安全感或對人過分猜疑而不信任的人,還可能成為具有破壞性和攻擊性的人,如此等等。

孩子的社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親子相互作用之中進行的。

親子關係的質量決定着社會化過程是否順利、是否發生障礙或缺陷,也決定着社會化所可能達到的水平。

最重要的是,一個人的人格之核心部分或基本結構,是在學齡前即人生的最初幾年裏大體上定型的。當然,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親子相互作用的產物。

馬斯洛所説的基本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被人尊重和自尊的需要)在人生開始的幾年裏就已經存在。如果這些需要在童年得不到滿足,精神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障礙,人格的發展也會出現障礙。

親子關係百科
  

對嬰幼兒來説,父母親的態度和行為應具有前後一貫性,這樣,他們才能有把握地預測未來,也才會有安全感。

兒童基於昨天什麼行為被允許或得到讚許,他們便能推斷今天的什麼行為也會得到允許或讚許,他們對自己和未來便有了信心,便有了安全感。我們必須明確,對兒童造成威脅的,並不是毒蛇猛獸,也不是自然災變,而是周圍的'人尤其是負有養育責任的人的行為疏忽或失誤。如果孩子今天的什麼行為得到讚許,什麼行為受到制止,並不取決於父母的一貫態度,而取決於父母此刻是否頭痛或消化不良,取決於父母今天的心情是否愉快,甚至是取決於父母打麻將牌的輸贏,那麼,兒童深埋着的不安全感,是將來患神經症的一個重要根源。

父母的態度和行為的一致性也十分重要。

如果父母不和,意見分歧,孩子便不能(至少很難)形成評價事情好壞的統一標準,也就不能發展無衝突的價值觀。很多青年人的心理衝突可以從父母教養原則的不一至性那裏找到根源。

一位大學畢業生已23歲的女孩子問醫生:"我現在該不該談男朋友呢?"交談得知,她的父母親一直向她灌輸這樣的思想:學生的任務就是讀書學習,學習好,自然就有人來找你,用不着發愁找不到對象。這位姑娘在大學四年之中,幾乎從來不跟男同學交往,參加工作近一年來,一遇男同事跟她交談,她就覺得不知説什麼好,感到無話可説,十分尷尬。這位姑娘雖然年齡早已成年,可她的社交能力和性格還不如一位健康的國中生成熟。

重要關係人是個人精神生活的有力支柱,如果我們善於與他們發展親密的關係的話。

當一位親密的重要關係人發生變故(如生離死別、關係劇變等)時,人際交往能力對維持健康的作用就容易看出來。如果人際交往能力強,通常就會有另外的重要關係人來填補空缺,也就是説當事人會迅速發展與其他人的關係,把親密程度提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如果人際交往能力低下,當事人便不得不忍受精神上的痛苦而無法補償,很可能出現精神障礙。由此可見,人際溝通的能力直接決定一個人對精神打擊的承受能力。

親子關係百科2

親子關係是家庭教育的中心問題,它比任何一個具體方法都重要,所謂親子關係是指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這包括血緣和非血緣的,這個關係是永遠不能改變的,是孩子成長的極為重要的因素。積極的親子關係,會使兒童感受到愛與被尊重,對自己、他人和周圍環境有積極、樂觀的認識和期望,樂於與父母以外的人交往,形成的同伴關係和師生關係也較為積極。而親子關係不良的兒童,則容易對自己、他人和周圍環境產生不良認識和消極體驗,並影響其與同伴和教師的交往,同伴關係和師生關係也往往較為消極。

親子關係的特點與類型

親子關係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關係,父母與子女任何一方都不能選擇這種關係,不能因為自己不滿意而更改。對人的社會化來説,親子關係的作用是不可彌補的。

親子關係具有持久性。這種持久性是其它人際關係所不可比擬的。只要親子雙方存在,這種關係就永遠存在着。

親子關係具有強迫性。任何一個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孩子,相應地,孩子也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無論你是否同意,都必須接受這種關係。

親子關係具有不平等性。在親子關係中,父母永遠處於主導地位;另一方面,親子關係的出現對父母的影響相對較小,但對孩子而言,這個關係對他們以後的個性、情感和人際關係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親子關係百科 第2張
  

親子關係具有變化性。親子關係隨着孩子年齡的變化而變化。

親子關係還具有情感的無私性與親切性。父母對子女的愛發自天性,是不索取任何回報的,所以它是無私的崇高的。子女依戀父母,父母與子女的情感交流,會使孩子對父母產生親切感。

親子關係具有以下類型:

1。養育型 即父母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於解決孩子的温飽問題,而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教育孩子或缺乏教育孩子的能力。

2。財產擁有型 即父母將孩子作為自己的私有財產,不考慮孩子的思想、情感,孩子的任何反抗都會使他們出現強烈的憤怒行為,孩子只能服從。

3。衝突型 這種親子關係中出現明顯的衝突,父母攻擊子女,子女反擊父母。

4。亞平等型 這種關係的最大特點就是家長視子女為朋友,凡是要作出與子女有關的決定,都徵求子女的意見。亞平等型是一種較有利於子女心理健康的良好關係。

5。泛愛型 即父母過度保護孩子,結果使孩子形成膽小怕事、抑鬱、自私、蠻不講理等個性。

親子關係百科3

一、給孩子一個美美的早晨。

想要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可以從早晨做起,給孩子一個清爽、温馨的早晨。在上學期間,因為孩子要很早起來上學,父母可以做的工作就是:

(1)準備豐盛的早餐,然後在固定的時間,用温柔的方式把孩子叫醒。

(2)孩子醒來後,父母要做的就是製造歡快的氣氛,對孩子送上最温柔快樂的問候,例如寶貝真乖等等,之後再給孩子一個早安吻和擁抱。

(3)諮詢孩子昨晚睡眠情況,是否有做夢,如果孩子做了噩夢,父母可以用疏解情緒的各種方法幫助孩子克服噩夢的恐懼。

(4)給孩子送上最豐盛的早餐,準備出門。

這些工作雖然都很簡單,但是孩子得到的感受卻是不一樣的,這些關懷和照顧,會變成今後增進親子關係的最有利的因素。

二、小問題完全可以忽略,不必責罵孩子。

有些父母很敏感,針對孩子身上的一切小問題,都想通過責怪和批評的方式讓孩子糾正過來。但是,在責怪和批評的過程中,很容易就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一定的距離感,對親子關係的培養一點好處都沒有。我個人的看法是,小問題可以完全忽略,只要不會給孩子的性格帶來很大的影響的事情,父母都可以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方式,旨在給孩子一個寬鬆健康的生活環境。

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好了,每天孩子放學回家的時候,是不是總是習慣性的把東西亂丟,又或者是衣服又弄髒了,褲子又弄怕了?有些父母看到這個情況的時候,就會抓狂,開始拉着嗓子責怪孩子。其實想想,這些事情,值得去大聲喊叫嗎?引導引導就行了,不是什麼大事兒,放輕鬆點,該怎麼對孩子好,就怎麼對。如果孩子實在是過分了,才亮出底牌,平日和諧相處就可以了。

三、入睡時間是增進親子關係的最好時間。

小孩子都有一個習慣,就是不肯入睡,好像一入睡,就浪費了很多很多可以玩的時間似的,像我一個朋友的孩子就是這樣,怎麼鬧都不睡,一會要講故事,一會要喝水,一會要上廁所,一會又要去拿布娃娃玩,鬧的我朋友實在沒辦法,所以最後只能大吼一聲結尾。所以我想啊,父母應該對孩子入睡感到特別的頭疼。

親子關係百科 第3張
  

其實,入睡時間是增進親子關係的最好時間,雖然孩子比較貪玩不愛睡覺,但是還是有方法可以解決的`。(1)先和孩子講好睡前條件,例如説幾個故事等等。(2)在説完故事後,和孩子談心,説説今天發生的事情,切記態度要非常的温柔,輕聲細語。其實,多和孩子説話溝通,是增進親子關係的最好方式之一哦。也許剛開始,孩子可能會比較調皮,不配合,但是態度要和善,儘量不發火,孩子也會在父母温柔的語調下慢慢甜蜜入睡。

四、增加出遊機會。

到了週六日,父母可以多安排一些出遊的計劃,一家人開車到郊外去野餐,或者是帶着孩子到博物館去參觀……無論什麼出遊計劃,都能夠給家庭帶來多一份的温馨,也會讓孩子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好哦。

像我的一個好朋友,這一點做的是相當的好,幾乎每週都外出活動,一家人開開心心,孩子也健康快樂,親子關係特別好,看在我心裏,實在是很羨慕。我想,只有多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交流,才可能真正的增進親子關係。

説來説去,我個人感覺,增進親子關係的最有效的、最本質的方式就創造多一些機會給家人呆在一起,無論是溝通,還是遊玩,都是值得一試的方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