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應避開兩大誤區

我國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一個很大的誤區——教孩子學乖。評價孩子時,動不動就説“你真乖”或者“你不乖”,將“乖”當成了教育標杆,具體就是聽話,按老師和家長要求做事。

家庭教育應避開兩大誤區

誤區一:

教孩子學乖目前,我國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一個很大的誤區——教孩子學乖。評價孩子時,動不動就説“你真乖”或者“你不乖”,將“乖”當成了教育標杆,具體就是聽話,按老師和家長要求做事。

現在的學校評選三好學生,十之七八是女孩,在所謂的“優秀生”裏,永遠沒有調皮孩子的身影,這其實很好理解,因為比起男孩子的好動,女孩子更容易靜下心來好好學習,不吵不鬧、不惹是非,完全符合我們這個社會認可的“乖”孩子標準。

殊不知,在塑造這樣一批批“好孩子”的過程中,往往也剝奪了孩子建立自信和良好自我形象的獨立空間,甚至無形中扼殺了他們的創新能力,這是一種片面強調孩子社會性的教育理念。

好學生固然值得肯定,但專家認為,那些不聽話的調皮孩子也有可取之處。比如那些上課愛做小動作的學生,雖然常會被老師教訓,但每次挨批後,都能立刻抖擻精神繼續調皮。所以説,他們的抗“擊打”能力比起那些“好學生”要好得多,而自我調節也是一種能力,能使其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今後的人生,這對他們日後步入社會是大有益處的。

專家認為:“不聽話”並非絕對壞事情。其實,孩子有時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不聽從父母的指令,這正是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何況現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豐富的社會,每天都可以吸收到許多信息,對人對事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過早地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是不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而且容易扼殺兒童的天性,使孩子從小失去最珍貴的創造性人格,這會給父母留下難以彌補的悔恨。

著名的德國心理學家海查曾做過如下的實驗:他對2至5歲時有強烈反抗傾向的100名兒童與沒有這種傾向的100名兒童追蹤觀察到青年期。結果發現前者有84%的人意志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作出決定的能力。而後者僅有26%的人意志堅強,其餘的人遇事不能做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這一研究説明,反抗行為強的孩子,長大易有堅強的獨立意志,而這一點正是21世紀人才應具備的素質。

誤區二:

家庭教育圍着學校轉中國的大部分父母言談間都把“兒童”的概念縮小為“學生”。孩子的生命就這樣被壓縮到一個方面,以此來換取成功,代價未免太大。其實,“兒童”的內涵遠大於“學生”,兒童除了在學校要當好一個學生外,在家裏、在社會中還有更多形形色色的角色需要“扮演”。

因此,家庭不止是給孩子創設的“學習家園”,還應該是他們的“精神家園”。為什麼現在那麼多大學生放假不願意回家?就是因為在他們眼裏,家裏是一所“文明監獄”,父母成天只知道督促他們學習。

專家指出,孩子要適合家庭教育,也要讓家庭教育適合孩子,這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可當前大多數家長使家庭教育與學校的關係變為單向,只知道家庭教育圍着學校轉,結果卻犧牲掉很多培養孩子品質的機會。其實學校也可以協助家庭教育,優秀的家長應該把握隨機的教育機會。

專家建議:不要用太多規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讓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讓他們有一片發揮的天地。例如孩子喜歡玩電腦,不要説“不準玩”,可以告訴他,如果你的成績夠好了,或是功課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週只能玩兩個小時。把每一個“否定”變成“機會”,把自主權從父母身上轉移到孩子身上。這樣不但能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還能激勵孩子去努力完成那些“必須做”的事。

專家指出:我國的家庭教育目前存在兩個很大的誤區:一是教孩子學“乖”。評價孩子時,動不動就説“你真乖”或者“你不乖”,將“乖”當成了教育標杆。二是家庭教育圍着學校轉。父母成天只知道督促孩子學習,家庭成為學校教育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