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已成當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盲點

孩子們對死亡缺乏最起碼的瞭解和思考,不清楚“死”的真正含義,也不知道“生”的寶貴,自然不懂得珍愛自己的生命。最近幾年,關於未成年人自殺的悲劇常見諸報端,令人痛惜。據相關部門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自殺率近年來呈上升趨勢,且有低齡化傾向。有關專家認為,當前學校和家庭亟待加強生命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性和心智。

生命教育已成當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盲點

脆弱的心理

2012年4月13日晚,山東省東營市14歲的女生李欣?因被學校要求剪短髮,從自家五樓的窗户跳下身亡;4月9日,石家莊市行唐縣兩國小生因學習壓力大,從學校宿舍三樓陽台手拉手縱身跳下,幸運的是兩人都未傷及性命;3月31日,餘杭一高中生因被母親拔掉網線,與父母吵架跳樓自殺;同一天,昆明一八年級女生因42.5元錢受到委屈,從學校三樓跳了下去,造成腰椎骨折;3月17日,河北省任縣一八年級男生因戀愛出現問題而跳樓身亡;2月27日,邵陽一高中生為“自證清白”跳樓自殺……

採訪中,不少中國小生透露,如果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他們大多“自己把自己關在屋裏”。而13歲的小陽則表示,“心情不好的時候,總想打人甚至自殺。”因為,父母老是以成績好壞來和他交流,考試成績好會使勁稱讚,成績一差,自己在家裏就沒有一點地位,父母還在他認真學習的時候冤枉他偷看電視和課外書,他曾經多次想從家裏逃走。

少年不知愁滋味,本該是孩子的本色,但如今許多孩子都有“心病”。不少孩子顯露出“草莓化”的特點,即外表光鮮豔麗,內裏一片蒼白;外面疙疙瘩瘩似乎挺有個性,其實卻經不起一點擠壓。

在現在孩子心裏,生命是完全屬於自己的東西,承受不了壓力就自殺,完全沒想到自己的行為會給家人帶來多麼大的痛苦。青少年漠視生命,因為他們不知道生命可貴,這也折射出生命教育的缺失。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一方面,家長把“再苦不能苦孩子”發揮到極致,孩子從小到大,嬌生慣養,另一方面,孩子的心靈被家長的心理預期擠壓而變形。在學校,孩子成了考試機器,天性被扼殺。在這樣的背景下,孩子的心裏很容易出現問題。

孩子缺失的生命教育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大多數父母都沒有意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現在競爭這麼激烈,不好好學習、考不上好大學,將來連個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怎麼辦?”身為公司職員的魏先生説。家長把孩子的學習成績看得比什麼都重要。至於生命教育,很多家長認為根本沒有必要,只要保證孩子吃好、穿好、不生病就行。

對孩子的成長,不僅家長持這樣的態度,不少學校和教師的認識也還停留在這一層面。不少學校的生命教育還是一片空白。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年輕教師在記者面前毫不掩飾自己的看法:“老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書本知識。課堂上時間有限,如果在其他方面花費時間太多,教學任務就不能按時完成,課下還得擠時間補課,而補課是明令禁止的。”“各種考核看的主要還是成績,面對應試教育的束縛,我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位有着多年教齡的老教師坦言,“平時教學中,我們也想對學生進行一些其他的教育,講解一些相關的常識。可在考試這根‘指揮棒’的影響下,都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上。”

顯然,學校和家長對孩子智力的開發可謂不遺餘力,而關乎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卻往往有意無意地被忽略了。生命教育已成當前教育的盲點。孩子對死亡缺乏最起碼的瞭解和思考,不清楚“死”的真正含義,也不知道“生”的寶貴,自然不懂得珍愛自己的生命,更不知道尊重他人的生命。可以説,種種青少年對生命的漠視和對生命困惑現象的出現,與整個社會教育理念及其生活環境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