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的驕傲—太陽神城 追溯歷史的腳步旅行

公元前3000年,崇拜太陽神的迦南人在這裏修建起了一座祭祀太陽神“巴爾”的廟宇,稱為“巴爾貝克”。“貝克”是“城”的意思,“巴爾貝克”便是“太陽神之城”。此後歷經腓尼基人、希臘人、羅馬人的不斷擴建。特別是羅馬帝國皇帝奧古斯都曾派遣兩萬名奴隸在腓尼基神廟原址上大規模擴建,歷經十餘年,終於在公元60年,巴爾貝克神廟基本竣工。之後的300餘年內,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對此不斷修繕、擴建,最終成為規模宏偉的神廟羣,以此來祭祀羅馬主神朱庇特、酒神巴卡斯和愛與美女神維納斯。巴爾貝克太陽神廟在1984年被註冊為世界文化遺產。今天的巴爾貝克神廟雖稱作羅馬神廟遺址,但它實際上是腓尼基文明與羅馬文明相融合的產物。

黎巴嫩的驕傲—太陽神城 追溯歷史的腳步旅行

離開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向東北方向行駛80餘公里,穿越30多年前以色列與敍利亞發生激烈空戰的貝卡谷地,便來到一個名為“巴爾貝克”的小鎮。這裏有着現存規模最為宏偉的古羅馬建築羣,據説,包括意大利羅馬在內,都已無法找到恢弘可與之比肩的神廟遺址。

“時間的力量,理應在大地上留下痕跡。”雖然歷經近2000年的血雨腥風,目睹了歷史的分分合合,但登上高大的石階,進入巴爾貝克神廟遺址,殘存的規模與氣魄仍帶給每一位訪客滄桑的時間美感。藍天白雲下,傲然挺立着遍地斷壁殘垣,時光似乎放慢了腳步,抑或是悄悄留步,等待後人前來一探究竟。

從神殿長150米、寬120米、曾經由128根花崗巖大石柱組成的石廊大院一直徜徉到內庭,便可以見到氣勢恢弘的朱庇特神殿。曾經這裏有54根巨柱,每個巨柱高達20米,直徑2.3米,均由3節圓柱鑲接而成,圓柱相接縫隙之間雖無任何黏合劑,卻異常緊緻,連紙張都無法插入。隨行的嚮導告訴我們,當時的人們如何完成這樣細緻的工作早已成了不解之謎。經歷數次地震,尚有六根石柱挺立,猶如守衞的天神,講述着朱庇特神殿曾經的繁華與輝煌。這六根石柱也同雪松一道,成為黎巴嫩的象徵與驕傲。

黎巴嫩的驕傲—太陽神城 追溯歷史的腳步旅行 第2張

如果説朱庇特神廟的巨柱展現的是巴爾貝克神廟的陽剛之美,那麼巴卡斯酒神廟則體現了神廟羣的細膩女性之美。拾階而上便是巨大的廟門,門上雕刻着雞蛋、箭頭等,象徵着古羅馬人對於生與死的理解。神廟四面環繞着十幾根高達15米的石柱,刻滿包括各種蔬菜、水果、花紋在內的精緻圖案。石柱鑲接成長廊,拱頂天花板上有女神“佩特拉”的巨石浮雕,“佩特拉”旁的鏤空浮雕的鏤空處非常細小,僅容一隻眼鏡腿穿過。雖然神廟的頂部早已坍塌,未能完整保存下來,但神廟的高牆與樑柱仍令人歎為觀止,堪稱羅馬遺蹟中最為精美的神廟。

從1956年開始,除去黎巴嫩內戰的數年,每年夏季這裏都會舉行巴爾貝克國際舞蹈和音樂節。巴卡斯神廟通常會作為音樂節的會場。歷史與現實如此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在神廟廢墟的巨石旁邊,盛開着許多鮮豔的小花,為這裏增添了生機與活力,更讓人感受到文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